-
天崩地坼成语故事出处09-03
[成语拼音]tiān bēng dì chè [成语解释]崩:倒塌;坼:裂开。象天塌下、地裂开那样。比喻重大的事变。也形容巨大的声响。 [典故出处]《战国策·赵策三》:“天崩地坼,天子下席。” 周烈王时期,诸侯势力越来......
查看详情 >> -
不怀好意成语故事出处09-03
[成语拼音]bù huái hào yì [成语解释]怀:包藏。没安好心。 [典故出处]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十七回:“武松听了这话,自家肚里寻思道:‘这妇人不怀好意了。你看我且先耍他。’” 武松自杀了潘金莲与西门庆......
查看详情 >> -
舍死忘生成语故事出处09-03
【典故】你须索舍死忘生,建立功勋。元·无名氏《锁魔镜》第二折 【释义】舍死:舍得牺牲;忘生:忘掉性命。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。 【用法】作谓语、定语;指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【相近词】舍生忘死、忘生舍死 【反义词】贪生怕死 【成语故事】绎州......
查看详情 >> -
非驴非马成语故事出处09-03
[成语拼音]fēi lǘ fēi mǎ [成语解释]不是驴也不是马。比喻不伦不类,什么也不象。 [典故出处]《汉书·西域传下》:“驴非驴,马非马,若龟兹王,所谓骡也。” 汉朝时,西域有一个龟兹国国王绛宾,在汉宣帝时多次......
查看详情 >> -
四海之内皆兄弟成语故事出处09-03
出处《论语·颜渊》 来自itlearner.com 子夏曰:“……君子敬而无失,与人恭而有礼。四海之内皆兄弟 也。君子何患乎无兄弟?” 释义“四海”指天下,全国。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。 故事孔子的弟子司马牛,有一次向孔于请教怎样做君子。孔子......
查看详情 >> -
长林丰草成语故事出处09-03
[成语拼音]cháng lín fēng cǎo [成语解释]幽深的树林,茂盛的野草。指禽兽栖止的山林草野,旧常喻隐居之地。 [典故出处]晋·稽康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:“虽饰以金镳、飨以嘉肴,逾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。” 嵇......
查看详情 >> -
我见犹怜成语故事出处09-03
[成语拼音]wǒ jiàn yóu lián [成语解释]犹:尚且;怜:爱。我见了她尚且觉得可爱。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。 [典故出处]南朝宋·虞通之《妒记》:“我见汝亦怜,何况老奴。” 晋朝时期,大将军桓温平定蜀地,娶......
查看详情 >> -
恃才傲物成语故事出处09-03
恃才傲物的故事 【成语故事】南朝时期,齐武帝的侄子萧子显从小聪慧过人,文思敏捷。在任梁国国子博士时,把梁武帝写的《经义》作太学的教材授课。他写成《后汉书》100卷,《齐史》60卷。他深得梁武帝的信任。梁武帝认为他恃才傲物,在他死后赐他谥号“骄”。......
查看详情 >> -
包藏祸心成语故事出处09-03
[成语拼音]bāo cáng huò xīn [成语解释]包藏:隐藏,包含;祸心:害人之心。心里怀着害人的恶意。 [典故出处]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“小国无罪,恃实其罪;将恃大国之安靖已,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。” 春秋时......
查看详情 >> -
吞炭漆身成语故事出处09-03
[成语拼音]tūn tàn qī shēn [成语解释]以之为忍辱含垢,矢志复仇的典实。 [典故出处]战国时,豫让受知于智伯。后,韩、赵、魏三家合力攻杀智伯。豫让为报知遇之恩,矢志复仇。于是漆身为厉,吞炭为哑,改变声音形貌,伺机...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