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四海皆兄弟成语故事出处09-03
[成语拼音]sì hǎi jiē xiōng dì [成语解释]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。同“四海之内皆兄弟”。 [典故出处]先秦·孔子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君子敬而无失,与人恭而有礼,四海之内皆兄弟也!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。”......
查看详情 >> -
节外生枝成语故事出处09-03
[成语拼音]jié wài shēng zhī [成语解释]本不应该生枝的地方生枝。比喻在原有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问题。多指故意设置障碍,使问题不能顺利解决。 [典故出处]宋·朱熹《答吕方子约(九月十三日)》:“随语生解,节上生枝......
查看详情 >> -
死不瞑目成语故事出处09-03
[成语拼音]sǐ bù míng mù [成语解释]瞑目:闭眼。死了也不闭眼。原指人死的时候心里还有放不下的事。现常用来形容极不甘心。 [典故出处]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坚传》:“今不夷汝三族,悬示四海,则吾死不瞑目。” ......
查看详情 >> -
始终不渝成语故事出处09-03
[成语拼音]shǐ zhōng bù yú [成语解释]渝:改变,违背。自始自终一直不变。指守信用。 [典故出处]《晋书·谢安传》:“安虽受朝寄,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,每形于言色。” 东晋孝武帝时,朝廷处于内忧外患之中,......
查看详情 >> -
当仁不让成语故事出处09-03
[成语拼音]dāng rén bù ràng [成语解释]原指以仁为任,无所谦让。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,不推让。 [典故出处]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子曰:‘当仁,不让于师。’” 春秋时期,孔子主张施行仁政,为......
查看详情 >> -
大发雷霆成语故事出处09-03
[成语拼音]dà fā léi tíng [成语解释]霆:极响的雷,比喻震怒。比喻大发脾气,大声斥责。 [典故出处]《三国志·吴书·陆逊传》:“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。” 公元229年,孙权称帝,国号吴,建都建业。魏国......
查看详情 >> -
画虎不成成语故事出处09-03
[成语拼音]huà hǔ bù chéng [成语解释]比喻好高骛远,一无所成,反贻笑柄。 [典故出处]东汉·班固《东观汉记》:“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;效杜季良而不成,陷为天下轻薄子,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。” 东汉初年......
查看详情 >> -
模棱两可成语故事出处09-03
[成语拼音]mó léng liǎng kě [成语解释]模棱:含糊,不明确;两可:可以这样,也可以那样。指不表示明确的态度,或没有明确的主张。 [典故出处]《旧唐书·苏味道传》:“处事不欲决断明白,若有错误,必贻咎谴,但模棱以......
查看详情 >> -
文人相轻成语故事出处09-03
[成语拼音]wén rén xiāng qīng [成语解释]指文人之间互相看不起。 [典故出处]三国魏·曹丕《典论·论文》:“文人相轻,自古而然。” 北宋时期,张耒做一首诗送给苏东坡过目,苏东坡笑他:“天边赵盾益可畏......
查看详情 >> -
祁奚举午成语故事出处09-03
[成语拼音]qí xī jǔ wǔ [成语解释]午:祁奚之子。祁奚推荐自己的儿子。指举贤不避亲,客观公正。亦作“祁奚举子”。 [典故出处]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襄公三年》:“祁奚请老,晋侯问嗣焉,称解狐,其仇也。将立而卒。又问...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