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枯木逢春成语故事出处09-03
[成语拼音]kū mù féng chūn [成语解释]逢:遇到。枯干的树遇到了春天,又恢复了活力。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获得生机。 [典故出处]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三:“唐州大乘山和尚问:‘枯树逢春时如何?’师曰:......
查看详情 >> -
斗升之水成语故事出处09-03
[成语拼音]dǒu shēng zhī shuǐ [成语解释]比喻微薄的资助。 [典故出处]《庄子·外物》:“我东海之波臣,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” 战国时期,思想家庄周在《庄子》中运用寓言故事,他在《外物》篇中讲到......
查看详情 >> -
河鱼之疾成语故事出处09-03
[成语拼音]hé yú zhī jí [成语解释]河鱼:腹疾的隐称,因鱼腐烂是从腹中开始而得名。指腹泻。 [典故出处]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河鱼腹疾,奈何?” 公元前597年冬天,楚国攻打萧国,围住萧国的城池,楚国大......
查看详情 >> -
卧榻之下,岂容他人酣睡成语故事出处09-03
[成语拼音]wò tà zhī xià,qǐ róng tā rén hān shuì [成语解释]自己的床铺边,怎么能让别人呼呼睡大觉?比喻自己的势力范围,不容许别人插手 [典故出处]郑振铎《漩涡》:“‘卧榻之下,岂容他人酣睡......
查看详情 >> -
人心不古成语故事出处09-03
[成语拼音]rén xīn bù gǔ [成语解释]古:指古代的社会风尚。旧时指人心奸诈、刻薄,没有古人淳厚。 [典故出处]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五十五回:“奈近来人心不古,都尚奢华。” 唐朝时期,诗人刘长卿写《听弹琴......
查看详情 >> -
平易近民成语故事出处09-03
[成语拼音]píng yì jìn mín [成语解释]对人和蔼可亲,没有架子,使人容易接近。也指文字浅显,容易了解。同“平易近人”。 [典故出处]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鲁周公世家》:“夫政不简不易,民不有近;平易近民,民必归之。......
查看详情 >> -
自相矛盾成语故事出处09-03
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,到市场上去卖矛和盾。 好多人都来看,他就举起他的盾,向大家夸口说:“我的盾,是世界上最最坚固的,无论怎样锋利尖锐的东西也不能刺穿它!” 接着,这个卖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,大言不惭地夸起来:“我的矛,是世界上最尖利的,无论怎样牢......
查看详情 >> -
虚有其表成语故事出处09-03
[成语拼音]xū yǒu qí biǎo [成语解释]虚:空;表:表面,外貌。空有好看的外表,实际上不行。指有名无实。 [典故出处]唐·郑处诲《明皇杂录》:“嵩既成,上掷其草于地,曰:‘虚有其表耳。’” 唐玄宗很器重工......
查看详情 >> -
请人捉刀成语故事出处09-03
[成语拼音]qǐng rén zhuō dāo [成语解释]捉刀:指代人作文。代人做事或写文章 [典故出处]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:“魏王雅望非常,然床头捉刀人,此乃英雄也。” 三国时期,生性多疑的曹操在会......
查看详情 >> -
举鼎绝膑成语故事出处09-03
[成语拼音]jǔ dǐng jué bìn [成语解释]绝:折断;膑:胫骨。双手举鼎,折断胫骨。比喻能力小,不能负担重任。 [典故出处]《史记·秦本纪》:“王与孟说举鼎,绝膑。” 春秋时期,秦武王力气很大,喜欢角斗,争...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