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颠倒黑白成语故事出处09-03

      [成语拼音]diān dǎo hēi bái   [成语解释]把黑的说成白的,白的说成黑的。比喻歪曲事实,混淆是非。   [典故出处]战国·楚·屈原《九章·怀沙》:“变白以为黑兮,倒上以为下。”   战国时期著名的诗人屈原深得楚怀...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不磷不缁成语故事出处09-03

      [成语拼音]bù lín bù zī   [成语解释]磨不薄,染不黑。比喻坚贞高洁的品质,不因外界影响而有所改变。   [典故出处]语出《论语·阳货》:“不曰坚乎,磨而不磷。不曰白乎,涅而不缁。”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:“言至坚者磨而不薄,...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围魏救赵成语故事出处09-03

    公元前354年,魏国军队围赵国都城邯郸,双方战守年余,赵衰魏疲。这时,齐国应赵国的求救,派田忌为将,孙膑为军师,率兵八万救赵。攻击方向选在哪里?起初,田忌准备直趋邯郸。孙膑认为,要解开纷乱的丝线,不能用手强拉硬扯,要排解别人打架,不能直接参与去打。派兵...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赏罚分明成语故事出处09-03

      [成语拼音]shǎng fá fēn míng   [成语解释]该赏的赏,该罚的罚。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。   [典故出处]汉·王符《潜夫论·实贡》:“赏罚严明,治之材也。”《汉书·张敞传》:“敞为人敏疾,赏罚分明。”   汉宣...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冬烘先生成语故事出处09-03

      [成语拼音]dōng hōng xiān shēng   [成语解释]指昏庸浅陋的知识分子。   [典故出处]五代·王定宝《唐摭言》卷八:“主司头脑太冬烘,错认颜标作鲁公。”   唐朝时期,主考官郑薰先生在评卷时,见到颜标的卷子,...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家鸡野鹜成语故事出处09-03

      [成语拼音]jiā jī yě wù   [成语解释]晋人庾翼以家鸡喻自己的书法,以野雉喻王羲之的书法。比喻不同的书法风格。也比喻人喜爱新奇,而厌弃平常的事物。   [典故出处]晋·何法盛《晋中兴书》卷七:“小儿辈厌家鸡,爱野雉,皆学逸...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祸发萧墙成语故事出处09-03

      [成语拼音]huò fā xiāo qiáng   [成语解释]萧墙: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,比喻内部。指祸乱发生在内部   [典故出处]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季氏》:“吾恐季孙之忧,不在颛臾,而在萧墙之内也。”   春秋时期,鲁国...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欲盖弥彰成语故事出处09-03

      [成语拼音]yù gài mí zhāng   [成语解释]盖:遮掩;弥:更加;彰:明显。想掩盖坏事的真相,结果反而更明显地暴露出来。   [典故出处]《左传·昭公三十一年》:“或求名而不得,或欲盖而名章,惩不义也。”   春秋时...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沧海桑田成语故事出处09-03

    解释: 指大海变成桑田,桑田变成大海。比喻世事变化很大。沧海:大海,桑田:农田。 传说东汉仙人王方平在门徒蔡经家见到了仙女麻姑,发现原来是自己的妹妹。她早年在姑余山修行得道,千百年的过去了,长得仍如十八九岁的姑娘,头顶盘着发鬓,秀发垂至腰际,身上的...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侯门如海成语故事出处09-03

      [成语拼音]hóu mén rú hǎi   [成语解释]侯门:旧指显贵人家;海:形容深。侯门象大海那样深邃。比喻旧时相识的人,后因地位悬殊而疏远隔绝。   [典故出处]唐·崔郊《赠去婢》诗:“公子王孙逐后尘,绿珠垂泪滴罗巾。侯门一入深...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