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愚公移山的故事05-29
愚公移山的故事:从前,有一位名叫愚公的老人,他家的对面有太行、王屋两座大山。他们一家人要出去,就只能围着大山绕道而行。有一天,愚公把全家人召集在一起说道:明天开始,我们上山搬石...
查看详情 >> -
一目十行的故事05-29
一目十行的故事:南朝梁武帝的萧纲聪明过人,六岁时就能写文章,而且语句流畅,辞采华美。父亲称赞他说快赶上七步成诗的曹植了。萧纲本人也非常喜欢读书,而且看得极快,一眼可以看完十行文...
查看详情 >> -
橘化为枳成语故事出处09-03
[成语拼音]jú huà wéi zhǐ [成语解释]比喻人由于环境的影响而变坏。 [典故出处]《晏子春秋·杂下之十》:“婴闻之: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,叶徒相似,其实味不同。所以然者何?水土异也。” 春秋时期......
查看详情 >> -
外强中干的故事05-29
外强中干的故事:春秋时期,秦国发兵攻打晋国,很快就打到晋国的一个城镇,为了抵抗强大的秦军,晋惠公决定亲自领兵反抗。他下令拉战车的马,一定要用郑国的骏马。有位大臣看到,连忙对晋惠...
查看详情 >> -
三个和尚的故事05-29
三个和尚的故事:从前有一座山,山上有座小庙,庙里有个和尚。他每天挑水、念经、敲木鱼,给菩萨案桌上的水瓶添水,夜里不让老鼠来偷东西,生活过得安稳自在。不久,来了个和尚。他一到庙里...
查看详情 >> -
胯下蒲伏成语故事出处09-03
[成语拼音]kuà xià pú fú [成语解释]蒲伏:通“匍伏”,指伏地爬行。指汉朝韩信年少时有胯下之辱。 [典故出处]宋·秦观《人材》:“将如韩信而有胯下蒲伏之辱。” 秦朝末年,淮阴人韩信年轻时文质彬彬,十分斯文......
查看详情 >> -
马去马归成语故事出处09-03
[成语拼音]mǎ qù mǎ guī [成语解释]比喻世事多变,得失无常。 [典故出处]据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载,边塞老翁失马,人以为祸,结果其马领胡人骏马同归,人皆贺之,而其子却因骑马摔伤致残,乡人吊之,不料胡人入塞,边塞丁壮战......
查看详情 >> -
果园里的新闻的故事03-30
夏天到了,果树上挂满了青色的小果子。专在果园里捉虫的那对白脸山雀,一天比一天忙起来。因为母山雀快要生孩子了,他们得造间新房子。在离果园不远的地方,有一棵大榆树,树上有个不大不小的洞,旁边还有一株好看的杨柳。这个洞一下就被公山雀看中了。公山雀回来跟母山雀子伯,子嘿地商量了一阵。两口子就一次又一次地飞到...
查看详情 >> -
炙手可热成语故事出处09-03
【释义】: “炙”(zhì),烤。手一靠近就觉得热得烫人。比喻气焰盛,权威大。亦作炙手而热。 【出处】: 唐?杜甫《丽人行》:炙手可热势绝伦,慎莫近前丞相嗔! 【故事】: 唐玄宗李隆基年轻时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,但是,唐玄宗后来任用李林甫为丞......
查看详情 >> -
端午节的故事05-29
端午节的故事:关于端午节的由来,说法甚多,主要是以祭祀屈原、纪念伍子胥和曹娥等传说为主。纪念屈原:屈原,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,他倡导举贤授能,富国强兵,力主联齐抗秦,遭到贵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