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一朝一夕成语故事出处09-03

      [成语拼音]yī zhāo yī xī   [成语解释]朝:早晨;夕:晚上。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。形容很短的时间。   [典故出处]《周易·坤》:“臣弑其君,子弑其父,非一朝一夕之故,其所由来者渐矣。”   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杨朱...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嫉恶好善成语故事出处09-03

      [成语拼音]jí è hào shàn   [成语解释]嫉:憎恨;好:喜欢。憎恨坏人坏事,鼓励好人好事   [典故出处]《旧唐书·王珪传》:“至如激浊扬清,嫉恶好善,臣于数子,亦有一日之长。”   唐朝时期,唐太宗十分赏识敢于直言...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卧榻之下,岂容他人酣睡成语故事出处09-03

      [成语拼音]wò tà zhī xià,qǐ róng tā rén hān shuì   [成语解释]自己的床铺边,怎么能让别人呼呼睡大觉?比喻自己的势力范围,不容许别人插手   [典故出处]郑振铎《漩涡》:“‘卧榻之下,岂容他人酣睡...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人心不古成语故事出处09-03

      [成语拼音]rén xīn bù gǔ   [成语解释]古:指古代的社会风尚。旧时指人心奸诈、刻薄,没有古人淳厚。   [典故出处]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五十五回:“奈近来人心不古,都尚奢华。”   唐朝时期,诗人刘长卿写《听弹琴...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瞋目案剑成语故事出处09-03

      [成语拼音]chēn mù àn jiàn   [成语解释]瞋目:瞪大眼睛;案:通“按”,握住。瞪圆双眼,握着宝剑。形容带剑者怒目圆睁的样子   [典故出处]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郦生陆贾列传》:“郦生瞋目案剑叱使者曰:‘走!’复入言沛公...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平易近民成语故事出处09-03

      [成语拼音]píng yì jìn mín   [成语解释]对人和蔼可亲,没有架子,使人容易接近。也指文字浅显,容易了解。同“平易近人”。   [典故出处]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鲁周公世家》:“夫政不简不易,民不有近;平易近民,民必归之。...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乐此不疲成语故事出处09-03

      [成语拼音]lè cǐ bù pí   [成语解释]此:这。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。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。   [典故出处]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“我自乐此,不为疲也。”   东汉光武帝刘秀当上皇帝后,知道百姓不愿意看到...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自相矛盾成语故事出处09-03

    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,到市场上去卖矛和盾。 好多人都来看,他就举起他的盾,向大家夸口说:“我的盾,是世界上最最坚固的,无论怎样锋利尖锐的东西也不能刺穿它!” 接着,这个卖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,大言不惭地夸起来:“我的矛,是世界上最尖利的,无论怎样牢...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苦肉计成语故事出处09-03

      [成语拼音]kǔ ròu jì   [成语解释]故意伤害自己的肉体以骗取敌方信任的计策   [典故出处]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36卷:“我原不欲如此,但出于无奈,方走这条苦肉计。”   隋朝时期,杨坚谋位成功,封杨广为晋王。杨广...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颠倒黑白成语故事出处09-03

      [成语拼音]diān dǎo hēi bái   [成语解释]把黑的说成白的,白的说成黑的。比喻歪曲事实,混淆是非。   [典故出处]战国·楚·屈原《九章·怀沙》:“变白以为黑兮,倒上以为下。”   战国时期著名的诗人屈原深得楚怀......

    查看详情 >>